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妙书苑 >> 找寻回来的尊严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德国人生产的锅,可以用100年!

第二百三十三章 德国人生产的锅,可以用100年! 2/2

对制造企业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资产?是成熟的、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一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产业工人的核心竞争力。日本和德国早就洞察了这个秘密,所以,它们的制造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终身雇佣制。

德国制造企业也是高度依赖产业工人,但是是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工匠”。那么,这种高技能工人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这就要说到德国特有的教育双轨制,也就是学徒教育和高校教育并存。

德国年轻人中,只有不到30%选择进大学。其余2/3的德国年轻人,从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接受学徒制教育,走高技术工人的道路。

具体来说,这些学徒每周在工厂实习3~4天,再花1~2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学徒培训一般持续两年半到三年半,费用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分担。

学徒毕业后,一般直接进入实习的工厂工作,就业率高达95%。很多德国工人在一家企业里一待就是50年,15岁当学徒进去,一直干到65岁退休。甚至有不少德国企业的CEO都没上过大学,他们都是通过学徒制教育,从一线工人一步步提拔起来的。

面对亚洲制造的有力竞争时,德国企业的选择不是通过转移生产线来降低成本,而是用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产品质量,来覆盖工人的高成本。

反观美国产业工人,他们从普通中学毕业后,并没有机会像德国工人那样接受高质量的职业培训。美国工人的工作技能和亚洲同行差不多,成本却要高出好几倍,当然就很难保住饭碗。

“莱茵模式”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一个显著不同,就是它们对制造业的重要性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

与美国不同,德国向来是高度重视制造业,坚持走制造强国的道路。德国人认为,制造行业的工艺和技术,同样是知识,而且是典型的实践性知识。

德国政府通过大手笔投入众多大大小小的研究机构,它们就像是德国企业的“研发外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领域推进创新,然后把研发成果转让给企业来应用。补齐了德国中小制造企业的研发短板,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德国制造的竞争实力。

“莱茵模式”和“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的差异,还体现在企业治理结构上。美国公司股东利益至上,美国的CEO本质上只对股东负责,他的薪酬和公司股价密切相关。

导致美国CEO特别看重公司的短期利润率,而不舍得在长期项目上投入。德国企业以家族企业为主,它们大部分都拒绝上市。这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对企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企业的经营不受资本市场的干扰,才可以着眼于长期战略。

莱茵模式的一个特点,就是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间接融资所要求的利润是很低的,年利率不超过10%,更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

德国银行和企业之间联系非常紧密,银行还会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员工也会参与企业决策,这就是莱茵模式下的“劳资共治原则”。

劳资共治原则意味着,企业不再是完全属于股东,而在一定程度上由股东和企业员工共同所有,双方共同行使权利。

德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把技术含量不高的生产线转移走,而把技术含量最高的核心零部件生产留在国内。同时,在转移生产线的过程中,要保证本土员工利益不受损,还要让员工分享到企业红利。

莱茵模式又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它与纯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不同的是,在进行自由竞争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持久性,还强调了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无论德国,还是日本,他们的制造业之所以能占领绝大多数市场,就是因为他们用心。

在一个聪明人满街乱窜的年代,稀缺的恰恰不是聪明,而是一心一意,孤注一掷,一条心,一根筋。

工人傻傻地信、傻傻地干、傻傻地赚它五百万。任何弄虚作假和自作聪明,到最后都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不是吗?”

喜欢找寻回来的尊严请大家收藏:(www.miaoshuyuanxs.com)找寻回来的尊严妙书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找寻回来的尊严最新章节 - 找寻回来的尊严全文阅读 - 找寻回来的尊严txt下载 - 空喊的全部小说 - 找寻回来的尊严 妙书苑

猜你喜欢: 诡秘之主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大禁区:东非大裂谷傲娇校花爱上我狗带吧青春窃天完美世界红楼之挽天倾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