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妙书苑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第217章 万般皆下品

第217章 万般皆下品 2/2

但即使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所有看过文章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其人的确能力出众,品德高尚。

这也是哪怕阅卷人不赞成他的观点,仍然会给他个上品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他就是不仁慈博爱,对于一名读圣贤书的文士来说,道德永远都是挣不开的枷锁。

而其他那些上品文章,虽然也独树一帜,但出发点都是从地方官或者统治阶层入手。

对于朝廷诸位大佬来说,陈寔的观念未必就是最好的,他们各有欣赏的文章。

众人议论纷纷,分别选出自己中意的试卷进行讨论,在他们心目中,这些人的政治观念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却潜力无限。

“明日在玉堂殿举行殿试,现场出题问策,朕亲自点出前三名,赐宴巡街,以做天下之表率。”

刘志这个做法倒是十分新奇,要知道以往的殿试,并不会有任何形式的赏赐。

当然,谁也不知道这是后世唐宋时的常规操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正是这份无与伦比的荣耀,让天下人趋之若鹜,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

如今他正在想办法调动全民读书的积极性,这些后世的经典做法自然是顺手拈来。

“朕想给前三名起个雅称,不知诸位有什么好主意?”

那时候殿试第一名就直观地叫做策首,其他的也只是平淡地称为第二第三等等。

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没有必要,但些许小事,又不关系到朝政,陛下有此雅兴,群臣自然也乐得附庸风雅。

“这头名嘛,称为策元如何?”

此事老太尉黄琼最积极,立刻脱口而出。

元,首也。为气之所始,因此古代新年第一天称之为元日,后来引申为第一的意思。

只是策元与策首,认真说起来并无二致,算不上什么雅称,其他诸人都不赞同,但也没有出言反对。

刘志本想引导一番,然后得出状元这个后世公认的名称,但他到了此时才发现,由于考试方式的不同,状元的这个“状”字,放在现在根本无法解释。

见他沉默不语,另一名太学的首席博士也忍不住提议,“不若叫殿元大气一些。”

殿元,大白话就是殿试第一名,说起来倒也形象贴切,但刘志总觉得少了点味道。

“不可,殿乃神圣之地,岂可随意用在一介儒生身上,此乃大不敬。”

还没等刘志出言否决,便有一名大臣不悦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众人立马反应过来,这不是压了“殿下”一头么,确实是大不敬。

那名首席博士顿时老脸一红,赶紧拱手告罪,“陛下,臣思虑不周,差点逾越礼制,还请责罚。”

刘志摆摆手,“无心者不为罪,博士无需担忧。”

“谢陛下赦免。”

首席博士赶紧谢恩,他是正统的文人,并不熟悉权术,现在才知道,朝堂上随便一句话,就可能获罪。

吓得他立刻闭口不言,再不敢随便发表意见了。

“臣觉得,魁首这个称呼比较雅致,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常费心伸手捻了捻胡须,含笑提出了建议,黄琼眼睛一亮,第一个表示赞同。

魁为北斗第一星,《吕氏春秋》中便将文采出众人的称为魁士,首的意思就更直白了,就是第一名。

当时还没有魁首一词,费心此举也算是首创了。

众人仔细一想,都轰然叫好,刘志也觉得叫魁首比较合适,既大气又文雅,很符合策首的身份,没必要胶柱鼓瑟,死扒着状元这个称呼不放。

于是颔首笑道,“费太常心思敏捷,这魁首之名就定了。”

决定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名称就随便多了,毕竟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策首上,后面两人尽管也十分优秀,但在那种高光时刻,只不过是个陪衬罢了。

刘志稍微一引导,便定了榜眼之名,所谓眼,本就左右一双,意为榜首之眼。

这名称贴切形象,众人都是莞尔一笑,不假思索地投了赞成票。

其实按刘志的心思,是想把第三名订为探花郎的,多雅致的名字啊,让人一听就仿佛见到了那个丰神俊秀,头插红花,骑着枣红马从长街而来的翩翩少年郎。

可到目前为止,赐宴插花游街这些招牌的庆典活动,都还没有开始,所以只能暂定为榜眼,等游街时再即兴改名,这样大家才会感同身受。

当然,名称都是小事,明日的殿试才是重点,各位朝廷大佬云集,将会在这一众新晋殿试考生中,招揽自己中意的人才。

腊月十一日,玉堂殿群英荟萃,这是刘志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策问,他自知水平有限,提前召来智囊做足了功课。

这次殿试,他有意要将之办得隆重浩大,让这次行为具有庄重肃穆的仪式感。

要让天下的学子们都看到,以学入仕,才是无上荣光,为那些觉得出头无望的莘莘学子,点亮一盏指路的明灯。

玉堂殿在南宫诸殿中,规模只稍逊于崇德殿和中德殿等主殿,是重要的仪式举办地之一。

巳时正,二十五名上品考生鱼贯而入,殿内的场景让人的心都绷紧了,两边列席而坐的,都是大汉的公卿和博士。

他们要么是站在大汉帝国权力巅峰的人,要么就是站在儒林最权威的学者,总之任何一人平时都是他们需要仰望的存在。

现在这么多大佬莅临,只为了看他们现场发挥,真是压力山大啊。

胆子小,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考生,顿时心跳加速,头上冷汗直冒。

随着司仪高呼“陛下驾临”,刘志在一群人簇拥下缓缓走上玉堂殿。

他的目光在那群待考学子身上扫了一圈,便停在了一名四十多岁的儒生身上。

虽然他从未见过陈寔,但他立刻便肯定了他的身份。

此人身上的气质明显与众不同,更沉稳,也更质朴,还掺杂着历经风霜之后的洞明与透彻。

这是个知世故而不世故,看透世情却不偏执激烈的文士。

不过,他的目光也只是多停留了一瞬,并不希望因此引起不必要的联想与猜测。

随着皇帝亲临,策问正式开始,刘志看着台阶下整整齐齐列队站立的二十五位考生,个个都严阵以待。

“诸位,如今大汉灾患频发,粮食短缺,然上下依旧嗜酒成性。

问,朝廷是否应该短期禁酒,或者恢复武帝时榷(què)酒制?”

此问题一出,满堂都是一惊,不但考生们十分意外,就连那些大臣们也完全意想不到。

人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暗中寻思着:陛下,这是何意?

喜欢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请大家收藏:(www.miaoshuyuanxs.com)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妙书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最新章节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全文阅读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txt下载 - 共赏清歌的全部小说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妙书苑

猜你喜欢: 诡秘之主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大禁区:东非大裂谷傲娇校花爱上我狗带吧青春窃天完美世界红楼之挽天倾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