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妙书苑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六百五十四章 走向群众

第六百五十四章 走向群众 2/2

上官仪颔首道:“世家为求底蕴谋求仕途,豪强为求底蕴与世家联姻,倒是县侯的方式从未见过。”

年轻人都是理想的,三人并驾而行,一直商议着计划。

以及将来的关中面貌。

身为骊山的一份子,更是骊山最名正言顺的技术顾问和骊山第二大股东,李泰当然也要记住这些。

绕着渭水河走了一段路,回到村子里之后,上官仪便开始着手准备,邀请周边乡县的县丞来骊山察看学习。

也能够顺便增进一下骊山与周边村子之间的关系。

同时上官仪也想试图解决一下,村子里的男子很难娶媳妇的问题,如果能够说服他们让子女也在二十岁再考虑嫁娶,那这个麻烦就能够迎刃而解了,至少尝试一下。

张阳回到山上,听着媳妇给弟弟妹妹讲着课,她的孕肚已经不能让她久站时常站一会儿,坐一会儿。

要不是孙神医说了多走动有利于生产,两位婶婶根本不会让她讲课。

躺在躺椅上,张阳抬眼看着天空上的云彩,云彩很厚重,看起来是要下雨了。

关于天气的预知在古时都是一些口耳相传的经验,通过风向,云彩和霞光的变化来推断出明日或者接下来两天是什么天气。

翻阅过宫中藏库的典籍,其中对天气的记载少之又少。

以至于在古人眼中天象被传得玄之又玄。

其实天象哪有什么玄乎的,只不过人云亦云而已。

接受过后世的系统化教育,张阳很清楚地明白气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全球气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其中涉及洋流与两极。

不过人们对地理气候认知浅薄,而且很多老学究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说法,譬如说周易。

“夫君,在看什么?”李玥也抬头看了看。

想得太过出神,忘记了媳妇已经讲完课,就站在一旁。

张阳低声道:“我就是在想,有没有可能写一本关于地理与气候的典籍。”

李玥扶着自己的腰坐下来,“一册红楼,一册狂人日记已经让骊山遭到足够多的非议了,如今世家依旧在,文人已经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还未到时机。”

夫妻俩相依到现在,从以前的清贫日子至今,李玥清楚夫君对天气转变的了解,也能预知了解一二。

心中思量半晌,张阳揽着她的腰又道:“改天去找袁道长借一些书来看,想来他对气候变化,与地理常识会有更多的了解。”

“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袁道长对经纬地理的钻研有没有突破。”

媳妇要休息了,下午的课便只能自己来讲。

张阳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群众”

弟弟妹妹都端坐好,张阳继续说道:“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民为水,君为舟的说法,当年这话是孔子说的,后来被荀子他老人家加以展开,再有了后来君王与臣民之间的关系,有了一种较为模糊的阐述。”

“我们今天讲群众与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究其精神的本质还是不同的……”

一堂课开始了,张阳讲述着群众与乡县,在道州府之间的关系,从个体到群众讲述发展进程中,群众能够拿出来的力量,走入群众,理解群众,帮助群众,融入群众。

这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堂课很和谐,就连那五头小熊与女儿都听得很用心。

李玥温柔地笑着,夫君讲课总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很容易让人听进去。

太府寺少卿上官仪开始了接下来的乡县交流工作,这天他请了十来个周边的乡县来骊山察看,并且充分交流骊山的经营之道,与他们各自治理村县的情况。

当然了这种事原本就应该是朝中主持的,骊山县侯本就是太府寺卿,如此一来便邀请这些周边乡县的县丞也名正言顺了一些,当然也有心气高没来的。

不过没来的还是少数。

身为太府寺卿,骊山的县侯张阳也体现了自己亲民的一面,当六个村县的县丞都齐坐一堂,众人喝着茶水的时候,张阳走到了众人面前。

这些县丞有年轻的也有老迈的,有人到中年,也有目不识丁的。

这些条件倒不影响接下来的事宜。

大唐立足中原这才多少年,有些地方有目不识丁的县丞也正常,因为战乱之后,朝中在封赏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人,所以有很多人都是前隋留下来的地方县官。

不过这些年随着朝堂稳定之后,很多地方的县官变动很大,李世民自上而下,开始重新调整人手,朝堂的五脏俱全之后,尽可能让地方的民治也更好一些。

张阳躬身行礼道:“诸位来骊山走了一遭,想来有收获吧。”

一众县丞齐身行礼,别说眼前这个人是县候,就是这个太府寺卿的身份一句话就可以让这个县丞没法继续当下去,除非有靠山。

上官仪带着他们在骊山转了一圈并且说明现在骊山的生产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懂,无非就是集中和分配的问题。

张阳又道:“我知道各县有各县的难处,此番春耕诸多县里也很忙碌,分不出足够的人手,等到农耕之后,我还有事需要与你们合作,届时希望诸位可以拿出一些人手。”

“我等愿听县侯吩咐。”有一个人开口,后方的人也开始点头附和。

张阳又道:“天可汗励精图治,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当该为一地县民考虑,在下一直以大唐富强为志向,治理骊山有了些许成果,在下也深刻明白想要大唐富强,就需要各县各州郡一起努力光靠我一人是做不到的。”

话语顿了顿,张阳又道:“我知道,当我说出让大唐富强,一家之言未免可笑。”

在场的众人也迎合地尴尬笑笑。

张阳继续道:“所以呀,我想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三年一个小目标,五年一个大目标,骊山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五年目标,现在我们骊山一年,全村上下经营所得达十万贯,这便是骊山的成效。”

一年十万贯的数目入耳,让在座的县民们纷纷议论,大家小声说着这个数目骊山富裕名不虚传。

但凡骊山的一户人家走出来,那放在长安城也都是富户。

“可是骊山人口少,发展有所限制,所以这一次请诸位县丞交流骊山的治理成效以外,也希望与诸位达成合作,以乡县群众为基础,深入了解各家各处的难处与不当之处,并且了解情况之后,我们动员起来,增加作物的多样性。”

喜欢我岳父是李世民请大家收藏:(www.miaoshuyuanxs.com)我岳父是李世民妙书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节 - 我岳父是李世民全文阅读 - 我岳父是李世民txt下载 - 张围的全部小说 - 我岳父是李世民 妙书苑

猜你喜欢: 诡秘之主当不成赘婿就只好命格成圣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大禁区:东非大裂谷傲娇校花爱上我狗带吧青春窃天完美世界红楼之挽天倾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